首页 > 新闻资讯 > “铭刻的岁月——贵州百年版画藏品展”开展,持续展出两个月

“铭刻的岁月——贵州百年版画藏品展”开展,持续展出两个月

2025-09-01 14:57:48  
责任编辑:陈莎莎

8月29日,“铭刻的岁月——贵州百年版画藏品展”开幕式在贵州美术馆举行。作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季活动项目,该展览即日起持续展出两个月。


此次展览由贵州美术馆主办,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并通过贵州版画百年演进脉络,折射地方发展史,揭示贵州版画艺术独特的文化基因,展示贵州特有的民族文化生命力。


1756709619652140.png

开展现场


中国美协理事、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谌宏微,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,贵州民族大学教授、贵州著名美术史专家顾朴光,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版画院副院长、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研究员曹琼德,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员会第三、四、五届委员、贵州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王建山,著名版画家谢光荣,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、贵州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郭达平,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、贵州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田军等100余位艺术界人士和美术爱好者参加开幕式。


开幕式由贵州省政协常委、贵州画院院长、贵州美术馆馆长潘闻丞主持。


1756709673772087.png

潘闻丞主持开幕式。


“展览是美术馆连接文化与公众的核心方式。”开幕式现场,贵州画院(贵州美术馆)党总支书记陈顺祥致辞说,贵州美术馆始终秉持“以展览为桥梁,以教育为使命”的宗旨,力求让艺术走出“象牙塔”,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食粮。在本次展览中,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叙事,将版画作品置于历史语境中,还原创作背景,激发观众对民族救亡、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思考。未来,围绕本展将推出系列学术讲座、版画美育课程等,让藏品研究的成果真正“活”起来,走进校园、家庭与生活。


陈顺祥致辞。


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马媛媛表示,在翻阅已尘封几十年的创作手稿与老照片时,不仅看见了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轨迹,更触摸到一个时代的精神脉搏。那些粗粝的刀痕中,凝结着对民族命运的呐喊。从黑白木刻到水印套色,从单一叙事到多元表达,贵州版画的每一次蜕变都让我清晰地看到,在与主流话语的对话中,贵州版画以独特的地域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

1756709725464776.png

马媛媛致辞。


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顾问,版画家、贵州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王建山回顾了展览的缘由。他表示,展览以新的视角,系统梳理、深度阐释了贵州版画的百年发展轨迹,从艺术的角度,重新认识贵州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变迁。


1756709763968148.png

王建山致辞。


开幕式期间,93岁的吴家华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致辞,贵州画院副院长、贵州美术馆副馆长刘一意为贵州师范学院颁发作品收藏证书,版画家、94岁的周发书宣布展览开幕。


1756709780405172.png

开幕式现场。


开幕式后,与会嘉宾还参与了贵州版画学术研讨会。


据悉,此次展览共展出104件版画作品,汇集了金逢孙、方小石、王树艺、董克俊、王建山、蒲国昌、曹琼德等56位跨越数代的贵州重要版画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。


1756709799490145.png

学术研讨会。


展览以贵州美术馆馆藏为载体,系统梳理贵州版画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发展脉络,并以“时间”与“题材”为双线分为四个板块:英勇岁月、刻痕时代、生生不息和山川永驻。其中,核心单元“英勇岁月”,聚焦20世纪前期至5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与文献,主题是抗日救亡。“刻痕时代”单元,艺术家们将目光投向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现场,记录贵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历程。


1756709819119180.png

参观。


据了解,20世纪20年代,鲁迅先生介绍并推动新兴木刻运动,贵州版画同步发展,并与新中国一同成长。诞生之初,贵州版画便有着强烈的地域性特征,从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的木刻刀痕,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工业图景,再到当代版画的多元探索,这些作品不仅是贵州社会变迁的百年图谱,更镌刻着贵州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的深层基因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)


1756709858472792.png




文章系转载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,如有不妥,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!

来源:天眼新闻